家统计局2021年统计年鉴显示,2020年我国人均鲜瓜果消费量,达到51.3千克。水果成为大家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,超半数消费者每天食用水果。水果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薯片、饼干等零食成为健康零食之选。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,各种高颜值水果分享话题让水果成为社交新符号,水果美拍成为社交新内容,颜值经济和乐享消费下,随着社交媒体分享的增多,一些颜值高,话题多的水果成为网红。今天就来盘点下,网红水果都是如何出圈的。
水果消费趋势(国家统计局2021年统计年鉴)
昭通苹果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特产,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。但因为果型不端,果斑点点,又被世人称为“丑苹果”。
这样的“丑苹果”如何走向一线市场?
“丑苹果”登上大市场,主要采用了以下品牌策略:
(1)嫁接知名产地,增加产地价值
农产品做品牌,首先讲究产地,但昭通并不知名;然而,云南农特产品有高价值认知(例如三七、玛卡、普洱),云南是高价值产地,所以,品牌策略不卖昭通卖云南,将“昭通苹果”升级为“云南高原生态苹果”。
(2)占据价值符号,上升文化价值
通过占据“孔雀”这一象征吉祥、美好的云南符号,从主打产地价值上升到文化价值;将苹果斑点比作孔雀翎眼,建立视觉联结,变丑为美。从消费者认知层面,建立“云南→孔雀→孔雀苹”的认知联想。
2018年,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为昭通苹果策划举办的昭通苹果产销对接会,邀请农业农村部、中国食品报社、云南省农业厅等重要领导出席,北京超市协会、上海果品协会、北京新发地等全国50多家超大型渠道客商云集,当日现场签单3.4万吨,达成合作意向30万吨,本来滞销的昭通苹果一时间收到全国客商争相采购。
油柑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区的小果子,具有明显的地域性。2021年,油柑在全国的商品化种植约有 30 万 - 40 万亩,主要在广东、福建、云南和广西等地。因此,在潮汕等地区以外,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油柑。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小众的果子,却因为奈雪の茶“霸气玉油柑”被成功送出圈,原材料油柑价格也是水涨船高,翻了10倍还是断货。
油柑出圈主要有以下3个因素:
(1)口味独特令人惊喜,颠覆了消费者的常态认知。油柑虽然是一种小众水果,但具备非常好的传播点、话题点。所谓“3秒微涩5秒回甘”,所以又名“余甘子”,略显复杂的口味为话题传播提供了内容基础,在当下追求独立、彰显个性的时代,这种颠覆常态认知反而更容易引起市场关注;
(2)油柑是卫健委“药食同源”目录,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品之一。因此,以油柑为主题的新式茶饮,准确契合当下年轻人绿色健康、消脂减肥等消费风尚;
(3)头部品牌喜茶、奈雪的营销助推。喜茶、奈雪等头部茶饮品牌的营销助推,给油柑的爆火加上了引擎,成功让油柑茶出圈变成了大众饮品,也带动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。
数据显示,中国进口的牛油果从2010年的2吨,增长至2017年32100吨,7年间增长了约1.6万倍,销量暴涨的背后彰显的是国人消费升级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。
牛油果的确具备一定的营养价值,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脂肪含量较高,且以单不饱和脂肪为主,总体来说,对心血管健康是有益的。但牛油果作为一种水果,缺点也非常明显。牛油果口味和口感都非常一般,不甜也不酸,吃起来味道非常淡,口感黏黏糊糊,常年被网友评选为“最难吃的水果之一”。而牛油果能够一步步走上神坛,成为明星食材代表,主要得益于它的高端定位和大量营销。
(1)高端定位。首先拔高牛油果的定位,赋予它一种独特的优越感。对于消费者,吃牛油果=赋予自己不一样的身份。牛油果甚至一度被推到了奢侈品的高度,甚至广告词都是“沙拉中的贵族”、“水果中的爱马仕”、“森林黄油”等,牛油果成为某种阶级身份的标签,进而引发大众跟风消费。
(2)大规模营销。牛油果的营销手段比较强,精准把握大众消费心理,占据了高大上的身份标签。在美国,牛油果最初只在加州种植,产量低价格高,为了提高牛油果的产品附加值,美国牛油果协会通过大量广告将牛油果打造成贵族、健康代表。北美自贸协定签订后,墨西哥牛油果协会也大量在美国电视中投放广告,推广牛油果的健康、时尚、高端的概念。
超级碗(中国春晚)的牛油果广告
人参果原分布于南美洲,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甘肃,后被引入云南省石林县,起初也是小规模种植,2013年经过品种优化后,分化出口感和色泽更优良的新品种。在品种优化后,当地县政府积极展开产业招商和媒体宣传,为人参果后来的爆红奠定了基础。
2016年秋天,云南农产品商家尝试通过拼多多销售人参果并且大获成功,人参果的收购价从0.5元/公斤一路上涨到4元/公斤。线上的火爆销售,也扩大了云南人参果的知名度,创造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,带动人参果线下市场的销售。在此基础上,不断延伸人参果产业链,目前人参果有酒类、饮料、果脯、凉茶、盆景、保健品、休闲食品等10多个门类20多种深加工产品。
从昭通苹果、油柑到牛油果、人参果,网红水果的层出不穷,反映出整个水果产业的巨大潜力。中国有着14亿的消费市场,对于水果的消费需求必然是多层次、多元化,从这个角度看,无论是主打物美价廉还是高投入、高回报,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机遇,关键是供给方能够精确把握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,聚焦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,以水果作为载体,满足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。